寬頻小唐 一帶一路 政策解析
中國主席習近平在 2013 年公布一帶一路政策,其中包含「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項發展計畫,目的在建立中國與中亞、歐洲等區域的貿易運輸新聯繫,「這是我們至今所見地域最龐大的基礎建設計畫」。 “一带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双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歷史符号,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责任共同體。 計畫總值高達 21 兆美元,完成後將有 60 國、 44 億人受惠,占全球人口的 60 %左右;一旦計畫順利上路,中國可藉此和全球各國作生意,邀請有意願的國家一起發展、進行貿易。 中國政府高層也把絲綢之路經濟帶視為「資本融合及貨幣一體化」區域,希望人民幣因貨幣一體化被各國廣為使用,值得一提的是,過去數年間,人民幣已開始在蒙古、哈薩克、烏茲別克、越南及泰國等地流通。 至於中國落實政策的決心有多強?宏利顧問團指出,中國提倡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就是要替「一帶一路」計畫提供資金,如今已被視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及亞洲開發銀行的競爭對手;此外,習近平也宣布斥資 400 億美元成立「絲綢之路基金」,由中國的銀行監督運作,用於拓展鐵路、道路及其他基礎建設。 但各國為何要隨之起舞?為何有超過 60 個國家對中國的計畫感興趣?專家分析,中國透過採取不附帶條件的政策,吸引那些需要融資協助、藉以發展經濟及基礎建設的國家,自然會受到歡迎,特別是備受資金、科技有限,或者是遭到經濟制裁、受制於世界銀行嚴格規定的國家,「如今中國已成為非洲大陸最大的海外投資者」。 在地緣政治方面專家認為中國在過去數年間和區域內幾個國家都曾發生領海爭議糾紛;「一帶一路」目的無疑是要擴大中國的影響力對周邊國家而言雖然中國經濟影響力會加大,但也可能導致區內情勢緊張「整體而言『一帶一路』計畫雖然有許多挑戰但最後應該能達到消化產能、幫助區域建設的效果。」 “一帶一路”合作方向: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 ( 波羅的海 ); 中國經中亞、西亞...